关于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 (2024年)的通知
冀建节科函〔2024〕164号
各市(含定州、辛集市)住房和城乡建设局,雄安新区管委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:
按照《关于征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的通知》(冀建节科函〔2024〕96号)的要求,经有关市推荐,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实地核查、评审和公示,征集筛选了5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。
这些项目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系统末端需求,统筹技术可行、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等要求,积极探索实践,具有一定代表性,为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水平提供了经验借鉴。现予以发布推广。
附件: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(2024年)
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2024年9月27日
附件:
·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(2024年).wps
附件
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典型案例
(2024年)
一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中心湖多能互补区域供冷供热项目
(一)基本情况
该项目为空气源热泵、地源热泵等多能互补供冷供热,由石家庄正定新区惠新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申报,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。项目最大供冷供热能力约30万平方米。当前运行供热面积9.34万平方米,供冷面积11.8万平方米,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。
(二)主要做法
该项目利用正定新区中心湖公园绿植和湖面地下空间布置浅层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,辅以风冷冷水机组、空气源热泵等系统进行互补,同时配套建设蓄能水池,利用夜间电网谷电蓄热蓄冷,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,为周边区域建筑供热供冷。
(三)项目特点
该项目采用多种供冷供热能源并存,相互补充,统一智能调度的可再生能源运营模式。且与集中供热管网相连,具备并网联网供热条件,互相备用,供冷供热范围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。该案例可为区域供冷供热项目提供借鉴。
二、石家庄市分布式控频空气源热泵供热项目
(一)基本情况
该项目为分布式控频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,由河北四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申报,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。项目包括两栋楼,供热面积1.5万平方米,项目总投资约80万元。
(二)主要做法
该项目将模块化机组在建筑单元楼顶进行分布式布置,按单元设置供暖系统,以云控技术和人工智能AI算法为依托,采用E-联通控频系统,结合室内外温度、气象变化计算,对机组进行联合群控,按需分配热量,实现了供暖系统“源、网、荷、储”一体化和热泵的热量输出精准匹配控制。
(三)项目特点
该项目采用的分布式控频热泵,机组模块化设计,安装布置灵活方便,可自由控制组合、自主计算调控,实现机组高效运行;系统分散设置,运行噪音小,减少了集中布置的“冷岛”效应。该案例可为分布式供暖项目提供借鉴。
三、秦皇岛市青龙县大森店村新民居小区“太阳能光热”分布式供暖项目
(一)基本情况
该项目为分布式“太阳能光热”供暖系统,由秦皇岛市北戴河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,秦皇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。该项目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隔河头镇大森店村,小区共12栋建筑,均为三层、四层楼房,建筑面积27522平方米,238户,项目总投资385万元。
(二)主要做法
该项目采用了分布式“太阳能光热”供暖技术,在建筑屋顶铺设真空玻璃太阳能集热管,利用太阳能加热热水,通过地暖末端为用户供暖。运行十年来,利用互联网控制技术,在不开启集中电辅助加热的情况下,能够适度保证室内舒适性,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,并极大降低供暖季运营维护费用。
(三)项目特点
该项目以太阳能光热为主要热源为建筑供暖,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手段,实现了服务商+运营商的供暖组织模式。该案例可为低层建筑采用分布式“太阳能光热”供暖系统提供借鉴。
四、保定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项目
(一)基本情况
该项目综合应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、空气源热泵、地源热泵技术,由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,保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。该项目光伏系统装机总容量约98kWp,光伏阵列面积为728平方米,年均发电量约为10万kWh,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投资约100万元。
(二)主要做法
该项目采用了“青砖”、“黛瓦”等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建材组件,通过新风热回收、地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、光伏组件热回收系统等热能循环利用,进行智慧能源管控,项目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61%,发电量满足建筑90%以上用电量。
(三)项目特点
该项目墙面采用光伏砖材质进行干挂、屋顶采用光伏瓦材质进行铺设、遮阳棚采用透光光伏双玻组件材质替代,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,结合空气源、地源热泵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率。该案例可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提供借鉴。
五、定州市乡村新民居小区地热井改造供暖项目
(一)基本情况
该项目利用19眼关停地热井改造为“地热能+”的供暖系统,由河北建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,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。该项目对10个乡镇的17个农村新民居小区(138栋建筑,6053户居民)进行供暖,总供暖面积45万平方米,总投资5489万元。
(二)主要做法
该项目充分利用已关停地热抽水井,将其改造为取热不取水同轴换热器,通过热泵机组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地热资源,增加空气源热泵系统,形成了“地热能+”多能耦合的供暖模式。
(三)项目特点
该项目将关停地热井通过“井下换热,取热不取水”同轴换热技术改造为热泵换热器,充分利用已有地热资源,进一步拓宽了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应用场景,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地方标准。该案例可为同类型关停地热井进行再利用提供借鉴。